2025 年 7 月 10 日,地方与企业支持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座谈会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会议凝聚地方、院所和企业多方合力,共同探讨如何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和支持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新材料科技和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袁飞、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景宏、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建新、中国科技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俊、上海思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王东琳等嘉宾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科技大学高精尖学院执行院长付华栋主持。
孙景宏在致辞中强调,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的高水平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企业的技术赋能,期待各方形成合力,共同为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事业注入动力。

谢建新院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新材料大数据中心的定位、目标、发展路径和建设情况。他指出,依据国家文件精神,中心搭建1个主平台+N个资源节点的架构,目标建成全球材料种类覆盖最全、规模最大的材料数据资源平台,提供涵盖数据、计算、软件产品、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大数据服务能力,为新材料科技创新和产业数智化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袁飞介绍了合肥市在材料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布局、产业发展和基础优势,期望通过区域性资源节点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重大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整合地方优势资源,打造 “材料计算+智能实验+产业赋能” 的创新模式,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科技和产业发展。
中国科技大学江俊教授介绍了智能实验和机器化学家在自动化、规模化材料数据生产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期望通过产业场景驱动、多领域融合,发挥数据优势,助力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
上海思朗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和工业KA总监文静介绍了企业参与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实践。她表示,思朗科技将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推动材料科学与智能计算的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助力突破材料专用算力瓶颈,力争成为材料科研工作者的 “硬核支撑”。
在交流环节中,各方围绕资源整合、技术攻坚、生态发展、应用落地等议题深入探讨,凝聚了 “产学研用” 协同发展的共识,为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大量建议。
通过这次座谈会,搭建起地方政府、学界、企业深度合作的桥梁,有效助推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为AI+新材料科技和产业协同发展注入了多元动能。